中心动态
最新科研成果
近期学术会议
硕博士教学信息
其他
当前位置:首 页 >> 中心动态 >> 其他 >>> 返回首页
“词典学与术语翻译研究方向博士论坛”第二期举行
发布人:admin 点击:1 时间:2013-5-6 13:03:10

“词典学与术语翻译研究方向博士论坛”第二期

主题:文学术语翻译研究

                                                                                         主讲人:仇蓓玲

       2013年4月27日,阳光和煦,风朗气清。上午九点整,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第二期“词典学与术语翻译研究方向博士论坛”如期举行。此次论坛的主讲人仇蓓玲博士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其研讨主题是“文学术语翻译研究”。仇蓓玲博士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自2012年初,仇老师就参与了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持开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汉英动态术语数据库的构建研究”,主要负责外国文学术语的整理与英译研究。参与此次论坛的老师有双语词典研究中心魏向清老师、郭启新老师、徐海江老师、张淑文老师以及研究中心所有博士生和硕士生。此外,本次论坛还特别荣幸地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秦文华老师作此次论坛的点评嘉宾。论坛由博士研究生胡叶同学主持。

       
论坛开讲,仇老师就明确提出,文学术语是文学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出发点,其规范化是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立足的一个根本条件,文学术语的审定是确保文学正向发展以及文学理论走向科学化的基本途径。随后,仇老师回溯了近代以来我国文学术语译名的审定历史与现状,其中提到“壬戌学制”对统一规范文学术语定名及译名的重要性,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学人第一次术语意识的觉醒。“西学东渐”引入了大量的新观念,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西风”的确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积极的因素,但同时也造成了中西文学概念体系杂乱、文学术语翻译混乱等现象。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文学界缺少主持文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权威机构,虽有“壬戌学制”引起的群体术语意识,但始终缺少相关机构实行和推广术语译名规范化的工作,所以文学术语翻译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从问题入手,仇老师借用冯志伟先生的“概念系统说”和“等价术语说”分析文学术语译名混乱的根源,具体分析了literary terms、chick literature、imagery/image以及tragedy的汉译情况。仇老师反复强调,在文学体系中,外来术语不仅仅影响译入语的语言系统,更重要的是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最后,针对这种文学术语翻译混乱的事实,仇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体分两方面:一、文学界可以参照上世纪20年代的经验,进行一些制度上的尝试,或者成立权威机构,负责文学名词的审定和发布;二、译者自觉培养术语规范意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以求对术语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减少误译。

        仇老师主讲结束之后,词典中心各位老师都参与了点评,嘉宾秦文华老师对个案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学们也积极讨论。虽然有些观点仍然存在争议,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在有限的三个小时之内,大家对中西文学发展以及我国文学术语翻译现状有大致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有初步的思考,拓宽了学术视野。

                                                                                                                                                              (词典中心 胡叶 供稿)
  

关 闭